山东农村电影网欢迎您!
首页> 社会关注
放映员劳模养成记——记安丘放映员任克胜
2017-10-18 本站 1510

        

      任队长或者任大队长,这是很多山东农村电影人对任克胜的称呼,亲切中带着轻松,更带着由衷的敬意。这,正是任克胜在山东农村电影行业地位的真实体现。


      “我父亲是电影公司的老职工,从小就生长在一个电影的环境里,长大了很自然的就到电影公司工作了,先在电影院里干,从2005年开始,开始从事流动放映,一直干到现在”。任克胜的人生轨迹,与很多电影从业人员并无不同,但一个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何以名闻山东乃至全国,进而荣获市里劳模称号呢?

       “他做事认真扎实,有闯劲,很多方面给公司员工做了表率。从2013年刚刚推行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的时候,他非常积极,每天下午三点多就出发,到村里发宣传单、贴海报,夏天的时候,很多群众仍在午休,还没下地,就开始宣传了,每次都是汗流浃背”。安丘电影公司王俊华,对任克胜的工作高度认可。




        王俊华经理讲述的一件小事,可作为任克胜认真工作的注脚。有一次,任克胜到柘山镇薛家村放映,按照惯例想用村里的广播喇叭宣传一下放映信息,不巧村里的广播系统出故障了,因为离镇上、离县城都比较远,还没来得及修。一般放映员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就放弃了,但任克胜没有。他发现,功放没问题、监听没问题,按照专业知识判断,是连接功放与喇叭的音频线出了问题。他拿来自己的万用表,开始一段一段的测试音频线,三四百米的线,他测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让他找到了故障点。借来7米高的梯子,他二话没说就爬上去把线换上,将电影信息如期播放了出去。为了播放这一期电影放映信息,他忙活了将近两个小时,把村干部都感动坏了。

       在任克胜的工作中,与认真相辅相成的,是钻研。可能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会怀疑,放个电影有什么好钻研的,不就是和在家里开关个电视差不多吗?电影工作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任克胜也凭借自己的钻研,成为电影放映工作的专家。“农民群众还是喜欢反映农村生活的戏曲、戏剧片,以及热闹一些的动作片和战争片。现在随着看电影越来越多,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大投资大电影在农村不适合,拍不好的农村片也不行”,这是任克胜基于观察,形成的对电影节目工作的认识。正是由于他的认真和钻研,他不仅在当地电影节目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多次被邀请,参加全省一些影片的座谈会。

      在山东省组织拍摄的《乡村文明你我他》、《回归-警惕邪教侵害》等影片的座谈研讨会上,他都从农民群众、从放映员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让与会的主创人员和专家也感到非常新鲜,甚至为主创人员提供了创作思路。在座谈《乡村文明你我他》时,他说:现在很多村里的百姓,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好,但是你只要和他们说,他们就会马上改变,老百姓需要这种影片的教育和引导,用典型经验和美好环境去“馋”他们。一席话成为当天座谈会的亮点。

      作为一名老放映员,任克胜的技术过硬是出了名的,设备维修、银幕张挂,都拿得起放得下,利用村里的通信光缆等简陋设施,把银幕挂的横平竖直,更是包括任克胜在内很多安丘放映员的看家本领。但2015年,四十岁的任克胜,一路过关斩将,从省内诸多放映员中脱颖而出,参加全国放映员技术比武,并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还是让很多人吃惊不已。毕竟,任克胜已经不再年轻,而且身材微胖,比武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操作,既有技术又有体力,很多年轻人本来更被看好。谈起这件事,他说,“我自己已有多年没系统的学过理论知识,比武教材看起来吃力,但还是硬逼着自己看了好几遍。架设银幕架、操作设备这些实际操作,技术没问题,但是年龄不饶人,每练完一次都气喘吁吁。但既然要做,就去好好做,不让自己留遗憾”。


      钻研,或者说用心,是任克胜工作的小秘诀。很多同事都说,任克胜爱钻研,只要是和工作有关的事就喜欢去钻研,甚至就连开车认路,他也钻研的比别人透,全市乡间每条大路小路,他闭着眼睛都能把车开过去,是一个“活导航”。

      2014年开始,任克胜就不再专职放电影,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工作巡视监察上。每天上午,召集放映员对前一天晚上的放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每天下午,召集放映员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每天晚上,与公司另一名分管公益电影的副经理一起,开车到所有放映点进行巡察。不放电影,工作时间却比原来更长,工作强度更大。这些对任克胜来讲,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公司推出以千分制考核结果定放映员收入的做法,却让任克胜适应了一阵子。“都是一样的员工,多年吃大锅饭习惯了,突然之间要按工作表现来调整收入,有点不好意思,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原来吃大锅饭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拉低了整体工作水平,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不公平”。收入降低的放映员找到任克胜,质问他。他拿出每天的点评结果、每场的上座率来等硬指标,让所有放映员无话可说。


       在每天做好放映巡察的同时,任克胜有时还会承担另一任务,给村里的贫困党员、贫困老人、贫困学生送温暖。或三百、或二百,钱不多,但受助者流出的是感动的泪水,感谢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这是安丘公司便民助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任克胜介绍,每年公司用于这方面的资金都在1万多元,而这些钱全部来自公司职工的捐款,他2017年已经捐了600元。除了直接的资金捐助,任克胜在内的安丘所有放映员,都尽己所能地为村民办点实事。到了村里,修电视、修风扇,摘水果、收粮食,为老人打扫卫生甚至为孩子辅导作业,都纳入了放映员的工作范围,也是千分制考核中重要的加分项。




      任克胜他们的便民助民,不仅仅是体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已经成为他们潜移默化的一种行为方式。一次,任克胜他们5名放映员开车外出放映,在路上遇上了一辆临沂牌照的厢式货车,到安丘送化肥,因不熟悉路况,陷入了土路里。司机到处求助,找村民帮忙,都是老弱病残;找铲车帮忙,要价四五百元司机心疼舍不得。任克胜他们见状,主动跳下车,帮助司机把车从淤泥里推了出来,把浑身的衣服都弄得沾满了泥。司机千恩万谢的走了,他们也继续走上放电影的路,但相信那个司机一定不会忘记这群穿着带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标志”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2016年,全国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现场会在安丘召开,任克胜代表安丘电影公司做典型发言,同年,他获得了县里颁发的劳模奖章。这可能已经是一名农村放映员的顶级荣誉。当问他取得了这些荣誉后,有什么打算,他憨厚的笑了,“还能有什么打算,就想着自己继续把工作做好。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农村电影同行,共同努力,落实好标准化放映。其实所有标准,说到底都是人的标准,我们每个农村放映员,都应该树立自觉意识,做好农村公益电影工作,守护农村电影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