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电影网欢迎您!
首页> 社会关注
放映员队伍中的“能工巧匠” ——记优秀放映员李茂福
2017-11-02 本站 5424

      2015年,山东省大力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在当年10月份举办的山东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推进会上,由临清市代表演示的简易银幕架,吸引了全体参会者的眼球。四根钢管、两个支架、四根绳子,不论在何种场地条件下,都可以把银幕挂的横平竖直,解决了代表们担心的银幕张挂难题。简易银幕架的主要发明者正是李茂福。



      虽然从小就喜欢看电影,甚至看电视也集中在电影频道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也已经干了十年,但48岁的李茂福自我感觉还是一位电影“新人”。不像很多放映员出身电影“世家”,他一直是电影的爱好者,直到2007年,全国开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此之前,他从事过多个行业,电焊、维修,家里现在还销售家电。丰富的从业经历,让他从事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简易银幕架正是其中的代表。
      “在2012年、2013年就开始想了。主要是村里挂银幕很困难,每次都要去考虑寻找合适的光缆、两棵树中间,有时光缆、树木合适了,但是放映场地不一定合适,而放映场地合适了,又不一定方便张挂银幕”。谈起制作简易银幕架的初衷,李茂福指出了所有流动电影放映员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方便快捷的把银幕张挂好,整天萦绕在李茂福的心头。很快,曾经的电焊经历,让他有了主意,何不自己做一个银幕架,摆脱对放映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付诸行动,很快就做出了样品。后来经与张会林、康为路等同事商量,又对银幕绳挂钩、用于固定的配重等细节进行了改进,使得简易银幕架更趋完美。




       两个带有配重的支架、两对两两可套到一起的钢管,就是李茂福简易银幕架的全部零件。造价极低,只有200元;尺寸标准,高度4米,宽度可根据银幕宽度进行调节;易于运输,一般三轮车就可装下;方便操作,一个人几分钟就可完成架设,大大方便了放映员的工作。

      “简易银幕架做出来后,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临清市所有放映队都已经普及,菏泽曹县等地还打电话过来让代加工。省院线搞全国的活动也定了好几套,可以说走出山东省了”。说起自己的这个小发明,李茂福充满了自得和满足。与李茂福基本同步,在聊城高唐李奎军、临沂河东唐后建等人,也纷纷做出了形式差别不大的简易银幕架。尤其唐后建等人做的简易银幕架,还做上了音响支架,既可做配重,又减轻了携带音响支架的负担。公益电影行业的“能工巧匠”的这一发明,已经在山东省普及1000多套,占到全省公益电影放映队的近一半。




      简易银幕架所带来的放映效果提升,李茂福看在了眼里。他利用工作之便,与自己负责的松林镇、金郝庄镇29个村积极联系,利用自己的电焊技术,在村庄建造固定银幕架,进一步提升放映效果。目前已建成8个,2017年放映结束后,有望达到20个。固定银幕架统一以“临清市##村公益电影文化广场”命名,一般建在村里文化广场上。银幕宽度达到了5米,带给观众更好地观影体验。结合临清市的中心工作,每个银幕架还张贴了“环卫一体化”的标语,主动承担起了公益宣传的责任。





      做银幕架,只是李茂福工作中的一个细节。从事放映员工作尤其是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推广以来,他每天早早到放映现场,利用便携式扩音器、村广播喇叭、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把映前宣传做到最优。观众上座率快速提升,一般能达到二三百人。同时发挥自己从事维修家电、销售家电的优势,免费为群众修家电、修线路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力所能及的帮着群众收粮食、收拾卫生,也早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今年8月下旬,山东电视农科频道“一切为了群众”节目组到临清市举办“迎接党的十九大 共圆小康中国梦”主题活动,李茂福负责放映的松林镇孟店村是其中一站。“当天晚上来了1000多人,让我有种恍惚的感觉,又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年代。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值了”。李茂福的话,是给奋斗在一线的所有放映员心情的注解,无论付出多少,观众的满意是他们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