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祖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本址,取名薛家庄,本村30多姓,尤其以薛、张、曹姓村民居多。
据记载,建国前期,薛家庄属泰宁县东柳区,建国后入高级社后,属徂阳县薛禹大队,1961年分社后,成立了薛家庄大队,归楼德公社,1985年新泰划市后,因重名,改为青龙村,后由于种种原因,又改为薛家庄村至今。
薛家庄村民的祖先世代与黄土地为伴,以种植玉米、小麦、养蚕为生。
薛家庄村人多善良,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素有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美德,近年来,依靠国家优惠政策,薛家庄村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活条件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充实而富裕。
近几年来,薛家庄先后投资10万元铺设地下电缆,投资8万元铺垫路基灰渣4000多米,为方便群众让村民喝上干净纯洁的生活用水,于2008年6月投资20多万元安装了自来水,为解决旱情投资2万多元在小埠岭打深井一眼,为村村通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村民们还主动捐款,于2002年修建了一座宽6米,长40多米的大桥;同时在村村通水泥路的惠民政策指引下,薛家庄两条水泥路贯穿村东、西、南、北,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方便,从而带动了村内经济的发展,沿街村民建起了5家饭店、3家超市,3家馒头房,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便利的交通为丰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发展大棚200多个,实行产销一条龙服务,从而也带动了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风物民情:这里春有花,夏有水,秋有果,冬有景,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村两委大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今的薛家庄人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着辉煌的创业史,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沿着党和政府指明的辉煌大道奋勇前进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