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亲,您还未登录
山东农村电影网欢迎您!
电影节目
信息内容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关注
政策法规
行业聚焦
电影技术
城市电影
公益文化
福利放映
放映风采
放映广场
放映村庄
放映队伍
宣传服务
宣传模式
合作单位
活动监控
电影节目
热点推荐
故事电影
纪录电影
科教电影
在线观看
电影摄制
完成项目
寻求合作
合作名家
制作实力
会员交流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口碑力量彰显,国产好电影迎机遇期
2018-12-25
admin
526
截至昨天,中国电影市场2018年总票房达593亿元,能否最终抵达600亿元重要吗?“不。600亿只是个数字,我们迟早会超越。”
小成本的《无名之辈》以7.9亿元跻身年度票房榜前20位,好电影的春天来了吗?“不完全。春天才刚有了苗头,准确说,好电影有了更好的机会。”
大导名导的作品未必是市场巨无霸,流量明星+大IP的公式也屡屡失效,口碑已是票房的第一驱动力了吗?“不尽然,但口碑确乎票房的重要引领力,且行且观察。”
一年收官时,三个“将至未至”揭开中国影市真相。目前,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六部影片超20亿元,国产片占据五席;在稳步迈向年度600亿元的大盘中,国产片占比十年来首次超过六成。这一年,家国情怀燃了,现实主义火了,新锐导演热了。更重要的是,当市场去泡沫,口碑力量彰显,好电影的春天真的可以期待了。
中国电影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
很有可能,2018年中国影市全年票房会停留在600亿元附近。2012年171亿元,2013年218亿元,2015年441亿元,2017年559亿元,六年间,市场已攀升了五个百亿元级平台。一方面,影市的扩容离不开多年基础建设:全国银幕数从2012年1.3万块增至今天5.87万块。另一方面,电影人口的增长,源自中国本土电影创作的活力迸发。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2018年中国电影最大的收获便是口碑力量。更多影片取得高票房是靠口碑、凭质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有着背后票补或者其他因素。这说明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已显示出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的良好态势。”
《无名之辈》里,一直贴着“戏红人不红”标签的任素汐彻底走红;《我不是药神》中,被喊“黄毛”的章宇终于被观众记住了姓名;再往前,《红海行动》唯一的女兵蒋璐霞,有了闪闪发光的时刻;《你好疯子》里一人分饰七角、五分钟长镜头一气呵成的万茜,也从小众火到了大众范围。
观众记住好演员的同时,也善待了守住品质生命线的作品。国庆档,豪华阵容如《影》市场表现平淡,知名团队与话剧IP合成的《李茶的姑妈》差评不断,反倒是不被看好的《无双》凭精巧的结构、准确的表演获得观众青睐。暑期档亦然,被期待良久的姜文作品仅在圈子中收获好评,贩卖多年情怀IP的《爱情公寓》争议连连,豪掷千金的《阿修罗》更以口碑惨败仓皇逃离,反而《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快把我哥带走》等凭口碑走俏。
在专家看来,“流量明星+大IP”的商业爆款公式已失效,一方面得益于观众审美提升;另一方面在于互联网时代电影口碑的迅速扩散,对市场理性发展起到了调控作用。饶曙光说:“市场理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真正的好内容不会再轻易被忽略、留遗憾、成小众,而劣质内容想投机取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
现实主义电影已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文化载体
无论2018年能否迈过600亿元大关,今年国产片的占比都将创造历史,至少能比去年上升七个百分点。谈论2018年中国电影,两部现象级影片无法绕开。
今年春节,《红海行动》在票房预售“竞赛”中处劣势,以落后对手近两亿元入场,但它却从大年初三起强势逆袭,以36.5亿元锁定年度票房冠军。不久前的中国电影华表奖以大奖许之,颁奖词称“《红海行动》以军事动作类型片的高超表达,再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气质和家国情怀,成为主旋律影片、类型化叙事和工业化制作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从冬到夏,又一匹黑马横空出世,《我不是药神》赢得近31亿元票房以及高至9分的网络评分。
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看来,该片可谓今年中国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它对大众生活有着切近的、实实在在的思考。它关注当下社会,不回避矛盾,且关切点是社会最普遍人群,这一系列特征都标志着——本片是中国当代电影对于现实主义的回归”。当80后导演文牧野以席卷大众的话题触动人心轻轻共振,《我不是药神》最终演化为一场全民文化现象。
论类型,《红海行动》与《我不是药神》截然不同,一个是基于大工业平台的金戈铁马主旋律大片,一部是泥土里行走的中小成本电影。但在专家看来,它们之所以能笑傲票房榜单,无不归功于创作者娴熟的类型化叙事与浓厚的现实关怀。汤惟杰认为,懂得类型化叙事又能替当下生活发言的作品,恰是如今中国电影需要的“头部内容”。常有舆论为中国电影如何抗衡好莱坞大片而忧虑。其实不妨看看周遭,印度电影人讲述自己的家事,韩国、日本电影关注自己的国情,这些影片不仅在他们本土风靡,在中国也能叫好叫座。“所以,中国电影人还是应当好好研究自己脚下的土地,关注吾土吾民。要记得,拍片的第一选择不是给国际影展的选片人看;中国影人的首要目标,是中国观众的喜怒哀乐。”
事实上,2018年中国观众已经用买票进场奖励了认真为中国人民发言的电影人。描绘改革开放生动画卷的《春天的马拉松》,激荡北漂怀旧情结的《后来的我们》,真诚关注女性群体的《找到你》,细腻凝视小人物的《无名之辈》,记录社会变迁生活百态的《江湖儿女》等现实主义影片,都演活了一个个立体生动的中国人,投射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如饶曙光所说:“现实主义电影已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们凝结着人心所向。只要创作者能在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与观众建立共同体美学,这种向心力就能为他们赢得更大范围的呼应。”
上一篇:
行业净化后,电影人的春天不远了
下一篇:
习近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不要沾满铜臭气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最新关注
政策法规
公益文化
福利放映
放映风采
放映广场
放映村庄
放映队伍
宣传服务
宣传模式
合作单位
活动监控
电影节目
热点推荐
故事电影
纪录电影
科教电影
电影摄制
完成项目
制作实力
寻求合作
合作名家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青年东路 联系电话:0531-87931182 版权所有 山东农村电影网
鲁ICP备13024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