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一个下午,兰陵县放映员梁夫海反复检查完车辆和电影放映设备后,哼着小曲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晒钱埠村。来到村委会,老梁停下车,便和该村老党员韩大爷拉起家常:“今年玉米收成咋样?冬小麦浇水了吗……”路过的村民时不时也搭两句话,顺道打听起今晚放啥电影。和村民们相处久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梁”。

老梁今年55 岁,“小时候电视可是稀罕物件,能听上收音机就不错了。要是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再远都得赶着去看看,当年的一部《少林寺》,我看了起码得十多遍,当时就寻思,以后要是能放电影,那可就太过瘾了……”谈起这些,老梁眉飞色舞。2021年建党节那天,他终于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公益电影放映员。
老梁清了清嗓子,端坐在村委会广播室里,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开始广播:“老少爷们,今天晚上都来看电影了,这回放的是《喜盈代村》,主要讲的是咱们县王传喜同志将代村打造成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富裕美丽新农村的故事。还有科教片《农村溺水救护》,大伙吃完饭没事带小孩到大队院来看啦!”一通播报下来,老梁拿起自己的大号塑料水杯,猛灌了两口。

一切准备妥当,村民邱大娘听说老梁来了,赶快拿着一个断了齿的麦叉来找他,请他帮着焊接。因为大家都知道,老梁每到一处放映点随时带着他的“老伙计”——电焊机,有什么需要焊接的就直接找老梁。老梁拿出焊条,“呲呲”几下便完活,邱大娘笑道这回又省了好几块钱。
梁夫海是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时学过一段时间电焊,多少懂一些焊接技巧。“我寻思着现在村里基本上没有焊接店,农机坏了还得跑镇上,于是我就买了这台电焊机,一些简单的农具坏了我还能对付一下。车里还有买的跳绳、快板、魔方,小孩子都很喜欢。这些都是免费给村民用的,他们来看场电影顺带着把家里的小事都解决了,他们很高兴,我也很高兴!”老梁一边收拾着焊机一边自豪地说。


老梁从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虽然只有一年多点的时间,但是能很好地掌握山东省农村电影标准化均等化放映工作规范。场地如何选择、幕布如何悬挂、广播怎么接地气、放映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遇到村里有红白喜事,就得调整放映计划。还有乡镇之间农忙和种植情况不一样,也得根据节气时令来安排,保证放映效果。”老梁一边翻着自己的“小本”一边介绍。
这“小本”上,记录着老梁负责放映区域的基本情况: 2个乡镇16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的名称、各村人口数量、农业种植结构,甚至连各村党员数量、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人数,老梁都摸得清清楚楚。在别人看来,按程序放好电影就行了,老梁为何要操心这些事?

老梁给出的答案朴素却又不失真切。他是这么讲的:电影放映员不能单纯的放电影,还得做党和政府政策宣传员,你不了解村里的情况,就不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在退伍军人较多的村里,抗战片就很受欢迎,看得观众就多;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庄,时下热播影片就比较受追捧;老年人就对年代剧有感情,只有根据观众口味来安排放映计划,放映效果才能更好,公益电影文化惠民的目的才能落到实处。
“近期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我就专门买了一批国旗和党旗,放电影的时候发给观众,我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一名退伍老兵对党的感激……”老梁调试着机器,又打开了话匣子。从老梁自豪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对电影工作的热爱,这种热爱,源自一种信仰、信念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