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电影网欢迎您!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张丕民:冷静看待中国电影十年“加速度”发展
2016-06-28 本站 393

谈精品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张丕民认为,中国电影之所以有今天的高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他进一步举例说,“我们都还记得,2003年前全国故事片年产量不足100部,全年票房不足10亿。十多年来电影票房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15年2月我们的月度票房第一次超过美国。当然,这里面有特殊因素的支撑,比如国内有春节档的拉动,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稳定地保持世界第二大市场的位置,而且与日本、韩国市场拉开了距离。”

    面对如此成绩,张丕民认为中国电影不仅应该巩固在本土市场的有利地位,而且应该谋求更大市场的更大声誉。“现在提电影创作的精品战略非常及时。当然,我们的创作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任何一个市场、一种艺术类型都是逐步发展成熟的,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对精品的认知度、参与度一定会越来越高。”

    谈起最近大家热议的综艺电影,张丕民认为这只是电影产业和市场迅猛发展初级阶段的过渡性的特殊产物,不可能长久。“观众最终还是会向真正耗费心血的艺术精品致敬。我们要冷静看待中国电影十年来的加速度发展,现在的市场既有成熟的观众,也有跟风媚俗。但是一些成功的作品已经释放了一个信号——观众日趋理性化。比如今年春节档的《狼图腾》,影片票房已经突破了6亿,口碑上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在中外合作方面这部电影也有很多可以总结的验。”

 

谈立法

建议加快推进文化、电影立法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新布局,其中就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张丕民认为,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有两个途径,一是解放思想,另一个就是依法治国。“具体到文化,电影、广播电视都需要进一步推动立法。加快文化立法,就能从体制机制上消除误解,使文化产业有法可依,健康繁荣发展。”

    “一部法,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法律要想尽善尽美地出台很难很难,但电影一定要有法。”他进一步解释说,“电影促进法和电影法的角度不一样,前者旨在推动产业发展,一旦市场成熟,就需要通过电影法对各个环节形成一定的保障作用。希望电影法赶快出台,让创作者有法可依。当然,出台之后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改完善。”

 

谈市值

不能单纯看票房、看市值

 

    谈及上市影视公司的市值和中国电影年票房之间的比较,张丕民觉得不能单纯看票房、看市值。“一方面,中国电影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已经很令人满意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虽然某部影片可能获得高利润、高回报,但是整个电影产业综合来看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甚至于部分环节还是微利行业。”他同时表示,“这样的组合能够赢得股民和市场的青睐,我觉得是好事情,大家看到了内容生产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但是,我也想说股市和电影一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谈影评

亟需引入新的评价指标

 

    对于电影评论中的唯票房论,张丕民赞成在票房之外建立其它的评价纬度,比如专业网站的评分、比如刚刚出炉的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我个人有一个感受,我们的电影评论这几年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评论家没有真正站在理论评论的角度冷静地观察产业、解析创作。”

    他认为,电影评论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发展阶段去解读。“我们评论有一个怪现象,没看片的人在评论,没看怎么评?还一个悖论,高票房电影不需要评论,低票房影片评了也没人理,久而久之评论者要么回书斋做学问,要么沦为‘红包影评人’。我觉得电影评论需要碰撞、争鸣,我见过很多没有异议一边倒的好评和研讨会,我相信这种评论在观众中也不会有影响力。”

 

谈基金

吴天明电影基金计划推出新人

 

    2014年,为纪念已故电影人吴天明,张丕民推动成立了吴天明电影基金。“因为是公募基金,我们希望推出几个新人,继续发扬吴天明在改革开放初期培育发现青年电影人的精神。”

    据介绍,目前基金的数额还不是很大,但他表示相信未来会很快做大。因为是公募基金,条件和要求相对更宽松。在保证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基金将给创作者最大的创作空间,以激发他们最大的想象力。

 

谈“新常态”

市场潜力很大,我们的创作空间也很大

 

    谈及电影领域的“新常态”,张丕民觉得中国的电影产业还处于高速增长期,距离进入高速平稳发展的常态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的市场潜力很大,我们的创作空间也很大。以《智取威虎山》为例,近9亿的票房为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市场化、类型化开了一个好头。我觉得这就像当年张艺谋拍《英雄》一样,是一个标志。至于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转折点,我觉得电影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完成,电影产业也将自然会进入存量发展期。”


上一篇:抗战主题影视作品突出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下一篇: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文化体制改革